标王 热搜:
 
瓷爱品牌招商
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资讯 » 创业宝典 » 创业人物 » 正文

95后创业:那些为了“自由”而付出的代价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4-06  作者:365加盟网  浏览次数:595
核心提示:校园里悄然兴起的创业风喂,李总,哎,是,是我小刘......上课铃声已经响起,老师已站在了讲台上。...

校园里悄然兴起的创业风 喂,李总,哎,是,是我小刘 ...... 上课铃声已经响起,老师已站在了讲台上。

教室渐渐安静下来,只有 项目、筹资、盈利 等关键字不离口的刘伟(化名)还没挂电话。

旁边同学捅了捅他,他急匆匆地说了句 李总,不好意思,具体项目书我微信给你详聊 才不情愿地挂了电话。

老师正在讲课程考核需要, 这门课是必学课,需要四个人组成一小组,合作交出一个作品,每一个人写清分工,落到实处,不然挂科后只能重修 刘伟却顾不能这类,一心只在手机上,微信消息一条接着一条发,头都没抬一下。

刚到课间休息,就偷偷从后门溜出去了。

课上不上都无所谓,老师讲的早过时了,都用不上。

小组作业一个小组都在操心,也不缺我一个。

再说了,我目前主如果创业,在搞项目,没时间看学校这类。

刘伟满不在乎地说道。

刘伟是河南工业大学广播电视学专业的大三学生,学院的知名人物。

提起他,大部分人都会戏谑地喊声 刘总、刘老板 之类。

同班同学称他从大一下学期开始就自主创业,这不到两年的时间已经换了四五个项目了,做过租借礼服;做过运营新媒体平台;做过摄影工作室,感觉什么赚钱就换什么。

现在在谋划创建网红主播经纪公司,赶直播和短视频的风口。

作为班长的他,可以说为学生群体里近期几年兴起的 创业风 开了一个头。

也不了解他每天在折腾什么,没见他创业有哪些结果,班里的事也没管过,每天都见不到人,上次出色班干部竞选,他作为班长,全班 30 人,得了还不到 10 票。

一位同学在访谈中对风云汇抱怨道。

在老师同学眼中,对刘伟的描述也多是离谱、不踏实、恨铁不成钢, 太爱虚头巴脑地钻营了 。

与刘伟相比,陈军(化名)则抓住了 2016 年初 网络 + 的风口,在自己大学所在城市郑州率先推行 网络 + 驾校 的模式,塑造了我们的品牌。

陈军 2016 年年初正式启动某品牌项目,公司现有 1 个驾校,3 个工作室,全员工工 22 人,兼员工工 100 多人,2017 年驾校有 2000 多人,一年总营业额 500 多万。

这个数据对于一个仅成立 2 年的创业型公司,老板还是一个在读大学生而言,无疑是成功的。

当风云汇问陈军怎么样做到学习与工作两者兼顾,他苦笑了下说道 没法儿兼顾,至少我是没法儿兼顾,假如在学习的时候还能顺带创业,那大伙都兼职创业了,那创业也太好成功了。

原来,他为了创业曾中间休学了一年,17 年 9 月份才刚申请了继续学习。

93 年生的他,现在仍是一名大四在校生,而与他一块创立企业的其他三位开创者早都毕业、步入社会了。

害群之马 的负面典型在大众创业的浪潮下,几乎每一个人都萌发了创业的想法。

1 月初,中国人民大学等联合发布了《2017 中国在校大学生创业报告》,报告数据显示在校大学生创业的热情持续高涨,近九成的大学生有创业意愿,并且 95 后在校大学生创业最大的动力不再是 赚钱 ,而是为了所谓的 自由 。

自主创业当老板多好,自己给自己发薪资,也无人管,多自由。

一创业人士在在校大学生创业园如是说道。

然而,真的的创业绝对没这样理想化、美好。

对于毫无经验的大学生而言,创业面临着种种实质问题,绕不开的残酷现实一直摆在创业面前。

报告指出,在校大学生创业遇见的困难主如果 钱 和 关系 。

缺少资金,项目没办法进行,缺少关系,创业路途曲折。

因此,创业成功率超低是正常状态。

创业好似一个看不见终点的马拉松,想不落队,一直跑下去,需要足够的毅力和实力。

但现在创业圈子里太多浮躁异常的事件,太多的炒作和嘴炮,鼓噪 95 后的学生们创业并无需做好商品和运营就能成功。

不久前,16 岁的 00 后小女孩喻言讽刺成年人还在打着游戏拿着死薪资时,自己已经获得了上百万筹资,公司估值 1250 万。

凭此言论,喻言一夜之间火了,大佬们纷纷称赞,参加各种电视演讲节目,宣讲我们的成功,可事实呢,经查实她的诺亚公司却是 空壳 ,公司官方网站上挂的也都是喻言的节目视频和投资人夸赞的话,并没任何有关商品的介绍。

所公开的筹资数额也被发现造假,实质只不过她口中的 25 分之一。

小女孩喻言的变了味的创业方法,真的好似她的名字一样成了创业路上的一句 喻言 。

而在她之前,另一位 00 后 CEO 李昕泽也是在公开场所大放厥词,为了吸引眼球口无遮拦地表示 三四十岁的老一代企业家,无法知道网络 。

之后便深陷舆论漩涡,李昕泽反而感觉如此的关注有益于我们的创业。

投资人看你有市场,才会投你。

李昕泽所谓的市场存在舆论掀起的关注度里,觉得自己就是有市场的。

开发的商品被指抄袭,公司经营像过家家,仿佛这类都不是问题。

95 后、00 后一批年轻创业人士,相比于沉闷又漫长的产品研发和运营的道路,他们好像更乐于讲故事、编人设、怼前辈。

而社会好像对他们格外宽容,把他们神话化,追捧他们那不像样的故事,形成了一个个闹剧。

前两年也在创业舆论中心的 90 后 CEO 余佳文,也是其中的典型样本。

余佳文曾叫嚣 拿出一个亿分给职员 ,与周鸿祎互怼,各种心灵鸡汤,创业故事。

而其商品超级课程表却紧急亏本,数据注水。

被网友嘲讽,商品做的不如何却照样拿筹资开保时捷,全靠吹牛逼活着。

这类人仿佛从另一个角度重新概念了学生和青年创业,让行业愈加浮躁,专注于商品的少了,编故事靠忽悠的人多了。

但这类都不是真的的创业,带来的也不可能是成功的果实,反而会让整个社会吞下苦涩的恶果。

一位投资行业的人士评论道。

真格基金开创者,著名投资人徐小平过去给 90 后创业人士一个诚恳的建议:要想成功,并且过一个有价值的生活,就要坚守商业道德,坚守诚信原则,真的地以真格、人格,以诚实的人的状况运行你的事业,我相信肯定能成功。

所谓 自由 付出的代价不能否认的是,部分 伪创业 人所表现出来的这种极端浮躁的心理和言论对现在身处校园里的在校大学生创业群体产生了非常坏的负面影响,一些在校大学生创业者更是为了追求忽然暴富和功成名就,不惜舍弃了学业,甚至软磨硬泡、 巧取豪夺 从家、亲友中 忽悠 了不少所谓的创业基金过来。

大家有几个同学,我们的创业投资项目模式都没想好,你问他如何盈利的也说不了解,就跟家要了几十万,又跟朋友凑了不少钱,这就开张了 陈军作为创业 过来人 ,也去劝了那几位同学,结果他们不但不听反而觉得不被信赖恼羞成怒了起来。

结果呢,做成了吗? 自然是血本无归啊,仿佛不到半年时间,钱就败光了,对外说的挺好听,说是没人理解他们的创业思路 陈军说到这里,无奈地摇了摇头。

在陈军看来,在没筹备好真的去推行创业,并且从各维度去考量创业成功率的首要条件下,荒废了学业,糟蹋了家的钱,还要罪了朋友,这种所谓的创业付出的代价,实在是不值得推崇,着实应该引以为戒。

陈军老家是广西桂林农村的,郑州距自己家 1400 多公里,回趟家要花 20 多个小时,将近一天一夜。

他表示自己已经很长时间没回家了,也极少跟爸爸妈妈打电话。

不常常往家打电话,爸爸妈妈都是农民,谈创业他们又听不懂。

就会问我挣了多少钱,有没女友,什么时候回家 ..... 每次打电话词儿都不带换的。

最初创业的时候问我爸借 4 万块钱,到目前还没有还他,也没往家寄过钱,他总感觉我是否遇见骗子了或者学坏了 ..... 公司不是已经盈利了 500 多万吗,如何连 4 万块都还不上呢? 风云汇在访谈中问陈军。

是,公司目前是有盈利了,不过盈利都往公司里投了,公司需要钱继续做规模和开发,需要钱做投资。

不只我爸的 4 万块钱还不上,大家开创者一块凑出的 80 多万,还有银行贷款的 100 多万都没还清。

大家目前还找不到筹资,而且短期一两年内也不会找筹资,公司还在起步阶段,还没那个能力和资格给投资方挣出理想的价值,等有了那个实力再说。

在在校大学生创业群体里,陈军算是想的比较了解的,在他知道中,不少其他同学遇见有筹资的可能,面对其他人想给钱的状况,大部分人是非常难拒绝的。

陈军还计划再说些什么,有学生来报考驾照,陈军条理分明地回答了前来报名同学的疑问, 大家是 APP 预约练车,自己可以预约时间,再选择自己喜欢的教练,不需要排队,也不需要担忧练不到车。

学生报名成功后,陈军向风云汇表示了歉意 不好意思,这儿的市场总监离职了,我刚过来顶上,事儿比较多,我目前身兼数职,你们有适合的人可以推荐一下,女友也可以推荐一下,不然春节又没法儿回家了,哈哈 说完自己倒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

没哪个可以随意成功。

即使是在其他同学看来创业已经这样成功的陈军,被耽误的学业、被遗忘的年老爸爸妈妈、还有无休无止的工作,没所谓的周末,没时间考虑我们的 终身大事 ,甚至连饭都会常常忘了吃 都是为了追求 自由 所付出的种种代价。

在校大学生创业潮大军将至事实上,95 后创业大军中除去少数打嘴炮的害群之马外,更多的是年轻一代学生为主的群体,在用年代赋予的良机面前为达成梦想和自由等权利而付出的种种努力。

在前文提到那份由中国人民大学牵头,北京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 30 余家高校、企业和社会组织联合组成跟踪调查互联网,范围覆盖全国 52 所高校的《2017 中国在校大学生创业报告》中显示,近年在校大学生创业意愿持续高涨:26% 的在校大学生有强烈或较强的创业意愿,与 2016 年相比,上升了 8 个百分点,有 3.8% 的学生表示必须要去创业。

人民大学商学院院长、创业大学副院长毛基业介绍,在校大学生创业呈现低龄化趋势,不少大学生从本科之前就对创业产生兴趣,七成大学生在本科期间开始创业。

据新京报报道,在创业驱动力方面,在校大学生主要动机是为了追求 自由自主的工作和生活方法 ,占比 31%,18% 在校大学生创业是想 达成个人理想 ,这与前辈 70 后、80 后们的创业驱动力方面呈现出了紧急的不同趋势。

数据显示,75% 的在校大学生创业者都选择了自己善于和熟知的范围进行创业,其中 22% 创业人士选择在住宿餐饮市场进行创业,是由于餐饮住宿创业门槛较低,并且与目前的消费升级趋势相契合。

另有 19.3% 在校大学生创业者在消费电子商务范围创业,反映了 网络+ 对消费行业的影响渐渐加深。

在学生群体创业大潮依旧方兴未艾并且大有前赴后继之势的背景下,怎么样规范创业体系和生态环境,针对在校大学生创业心理进行积极指导,成为刻不容缓的一个要紧课题,人大等多家院校现在均明确表示,将来将会进一步强化高校创业生态系统环境要点的培育和进步,尤其是进步在校大学生创业筹资体系,缓解在校大学生创业的资金瓶颈约束;同时加大针对在校大学生创业者的创业指南,塑造一个 在校大学生创业者友好型 的创业生态环境。

大洋彼岸的美国,在校大学生创业群体中过去诞生过Google、Facebook 如此的著名公司并且一直引领科技产业的前沿,而中国在信息技术革命浪潮中与美国几乎维持同步,若能在在校大学生创业中加大规范和合理引导,假以时日,势必诞生更多想象空间。

 
关键词: 经验教训
 
[ 创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青年创业网 - 招商加盟,加盟好项目,小本创业,2024最有前景的创业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