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味的麻辣烫在城西,实体门店被金姓两姐妹布置成黄颜色的格调,进来后叫人感觉到食欲大开。
目前迷上了一家麻辣烫,味道好极了。
就在小营小学对面的清吟巷,一家又小又破的店。
濮家新村后门菜场对面的几家也蛮美味的,常常去光顾。
这个夏季,杭州一家知名平台上,讨论麻辣烫的帖子忽然多了起来,麻辣烫俨然一副杭城路边小吃当家小生的模样。
麻辣烫夏季火热开涮太阳惹火辣地顾自发着光,走在街上的行人无所遁形,不自觉地眯起了眼。
长生路上一家麻辣烫店内,安徽人小张却在热并快乐着。
一张黑黑的忠厚的脸,三十刚出头却已经腆着个小肚子,一边用手擦着汗一边笑眯眯地招呼着过往客人。
小张是喜欢杭州的这个夏季的。
由于这个夏季,名不见经传的麻辣烫忽然就红火了起来。
不足15平米的小店内,摆上空调和冰柜,再加上几张桌子和凳子,装备虽然简单,但对于一间街头麻辣烫店来讲,已经是非常不错了。
店小更看上去客人多。
据了解小张的店每天是济济一堂。
店内的6张桌子已经坐满了人,陆续还有客人进去打听有没位子。
店内埋头大吃麻辣烫的大都是20岁上下的小年轻人,有些是逛街逛累了来小店里解馋的,有些是路过的游客来这里填肚子,还有几位是小店的忠实粉,据了解是过两天就忍不住来报到一次。
如此热门的场面同样可以在浙工大附近的麻辣烫店内看到。
这家小店没空调,但麻辣烫散发出的阵阵诱惑香味吸引着过往的行人。
晚上10点多,店内正围坐着十几位客户,一边挥汗一边吃得热火朝天。
餐饮行业内有句七死八活的俗话,讲的是夏季是餐饮行业淡季。
这几天,杭城持续高温,不少人都感叹没胃口吃东西。
但麻辣烫店却仿佛一夜间遍地开了花。
20出头的小戴称自己是麻辣烫的忠实客户,夏季天气热,吃其他东西都没什么味道,只有吃麻辣烫,热上加热,这滋味可真是太爽了。
经改良变成杭州版麻辣烫麻辣烫是重庆的名小吃,但,几家麻辣烫店主有安徽人、四川人、杭州人、还有台湾人......却都不是重庆人。
他们如何会做重庆小吃的?他们做的麻辣烫正宗吗?据悉,这类非重庆籍的麻辣烫店,大多数是先请重庆人传授麻辣烫的做法,之后经过我们的改良,于是杭州版麻辣烫就粉墨亮相了。
对于重庆麻辣烫技术是不是系出正宗,安徽人小张有我们的理解:在不一样的地方门店经营,要合适不同区域的人的口味。
像在杭州做麻辣烫,假如完完全全根据重庆人的技术,或许就不会引起这么多人的喜欢了。
由于重庆的麻辣烫都以口味浓重又偏辣的红汤作汤底,而吃惯清淡口味的杭州人是不喜欢吃的。
在杭州,只能放一点点辣椒到白汤里做汤底。
在文三路一家麻辣烫店掌门的是台湾人,他卖的麻辣烫同样是被其改良过了。
大家的汤是非常有讲究的。
一般煮麻辣烫都是两锅汤,大家店有三锅。
两口锅专门煮麻辣烫,还有一锅骨头汤是24小时在炖的。
大家把麻辣烫锅里的菜煮熟后,捞到碗里,再倒入骨头汤。
如此客户吃起来,就没好多种菜混杂起来的味道,相反倒是能品出菜肴原有些香味。
网上有不少人在兜售技术、项目代理。
譬如品牌麻辣烫代理摆摊投资一千元左右、夜市依据规模大小投资两千元左右、开设专营店投资在一万元左右。
由于麻辣烫技术含量并非非常高,请重庆师傅操刀的本钱又比项目代理低,所以杭州面上都以自主经营的门店为主。
有店主表示。
油炸店鸭脖子店纷纷变脸一些经营麻辣烫的店主说,四五年前杭州就有做麻辣烫的店了,但在今年夏季忽然红火了。
想不到,捧场来吃的食客多,门店经营的人更多。
现在在杭州,麻辣烫已经开了大大小小不下几百家店铺。
技术门槛低、本钱低,因此麻辣烫也和掉渣烧饼、巴西烤肉等路边食品一样,在杭城被飞速复制。
皮市巷、孩儿巷、长生路、板桥路、文三路、德胜路但凡人口密集的地方都能觅到它的踪影。
老裘夫妻是杭州当地人,原来在板桥路一直经营着一家以炸串为主的小店,买卖一直都很好。
不过,近来一些常光顾这里的老客发现,老裘的油炸小店已改头换面,做起了重庆麻辣烫的买卖。
有老客户向大家建议改卖麻辣烫,而且看着其他人做麻辣烫买卖特别火,大家就忍不住动心了。
目前买卖挺好,差不多一天能卖个几百份。
老裘说。
文三路上台湾人开的那家麻辣烫店,前身是一家卖鸭脖子的店。
这个台湾人一直是在银泰附近开奶茶店,由于见麻辣烫买卖火了,于是就在这间鸭脖子店里有模有样地兼做起麻辣烫的买卖。
单店每月收益上万元海带、土豆、羊肉、花菜、莴笋、毛肚、香肠、鱿鱼、冬瓜、藕、空心菜、排骨......五毛钱的素菜,一至两元的荤菜,客大家三三两两结伴,各拿一大把自己爱吃的串串煮进汤锅里,再喝喝冰镇啤酒。
4个人吃个百来块钱,差不多就酒足饭饱了。
客人感觉够味又便宜,麻辣烫店主也是边忙边偷着乐买卖小收益不小,卖一串花菜毛收益可就是3毛钱。
有位不愿透露名字的店主给记者算了这么一笔账:麻辣烫的设施投入大约在两三千元,店租依据地段确定,好一点的旺铺10万元以上一年,差一点的七八万元左右。
天天销售两千到4千串,一个月就有6万到8万元的营业额,扣除本钱2.4万元到3.2万元、人工一万元、月租金一万元,一个十几平米的小店每月盈利至少上万元。
文三路上一家麻辣烫店店主透露,最好卖的是两元钱的骨肉相连、大里脊,还有甜不辣,光一个品种有时一天能卖上百串。
由于地段好、买卖稳定,长生路上的小张近期正琢磨着抓住这股杭儿风找机会扩充实体门店。
我算过了,按现在这个热门劲,实体门店假如能扩一倍,收益一定也能翻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