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互联网的高度成熟,不只本身成为了信息互联年代的基础设施,更使大家的消费习惯随之变化,进入后电子商务年代。
后电子商务年代,手机端的流量入口、信息分发渠都愈加多样化,购买行为无处不在,且触发已经发生了彻底的变革,这一秒还在社交媒体中聊天的你,下一秒就可能点进一个链接购买下一件产品基于人脉、以信赖为核心,借用社交媒介达成购买的模式,驱动了社群经济的飞速发展。
今年6月,云集微店联合易观发布了中国社群经济云数据白皮书(2017)》(以下简称《白皮书》)显示,预计到2019年移动网上购物市场规模将达到7万亿元人民币,但网上购物市场规模年增速逐年放缓,市场亟待革新模式的注入活力。
同时该报告指出,社群经济的模式,为品牌减少流量本钱、挖掘网购存量用户价值提供知道决方向。
这家成立于2015年5月的平台型公司,截止2017年5月云集APP上的单日活跃用户峰值近60万,月销售额也是指数级增长最让业界惊讶的是这一平台的成长速度。
云集是大家2015年7月份投资的项目,那时候云集还很小,当月销售额是80万,目前已经涨到月销售额7亿,成长得飞快。
云集微店的天使、A轮投资人,钟鼎创投合作伙伴孙艳华说起这个项目,言语间都是捡到宝的喜悦。
云集微店2015年6月2017年6月季度销售额180万店主,让零售共享成为可能云集微店CEO肖尚略把这种迅速成长是什么原因归结于两点:共享和信赖。
在社群经济出现之前,经营一家店铺是有肯定门槛的。
第一你需要投入数十万的本钱拿货、给产品拍照写文案,除此之外还要操心售前售后客服、广告投放、打包发货等很多环节。
在线上流量愈加贵的趋势下,电子商务平台纷纷造节推广、增加广告投放,店铺店主们微薄的价值最后还要回流向平台为流量买单, 成为恶性循环。
而在云集微店的平台上门店经营,门槛大为减少,云集微店承包了销售以外的所有环节,将门店经营的整套商业支持共享给店主。
打造在信赖机制上的社群经济,凭着自下而上、精确触达的能力,真的达成了让每一个人都可以网上开店。
云集微店的包办制社会化销售是怎么样达成的?云集微店开创者兼CEO肖尚略向钛媒体介绍,第一,拿货部分由云集微店全权包办,直接向品牌商采购;平台上现在的 3000多 SKU,是由一百多位买手从大量产品中甄选出来的。
买手遵循甄选式采购的原则,每一个单品尽可能低于3个SKU。
甄选单品,点带面的形式在平台流量相对较小的时候,能够帮助通过单品流量带动形成整体规模效应。
第二,云集微店还会为店主提供包含IT系统、培训、客服、内容、仓配的整套商业支持。
而店主仅需有一台手机,支付每年398元的服务费,就能一键门店经营。
店主仅需负责在社交媒体上推荐产品,买家在门店中完成购买后,后续的发货、配送、售后全部由云集微店代为完成。
云集微店向钛媒体提供的数据显示,现在已经有180万店主在平台上门店经营,而这类人群的兼职属性很显著:以云集微店为主业的店主只有16%,其他84%都是兼职店主,他们来自各行各业,职业分布也是多种多样,21.4%是普通员工,17.9%是全职母亲,甚至还有1%的退休人群。
对于云集微店来讲,平台上180万的店主代替了原来传统的媒介和途径,以社交信赖为背书向他社交圈的买家推荐产品。
按肖尚略的话来讲,云集微店是把个人零售的解决方法,共享给了那些在垂直范围有社交货币、有个人影响力的人。
借用微信如此的社交平台,云集微店不只解决了流量获得的问题,熟人社交在电子商务途径下沉时优势亦非常明显:相对于上一个年代中心化的电子商务平台,社群经济基于人和人的中度交流,个人影响力有着更快的传播速度和更广的传播面。
云集微店在三线以下城市订单数占比及偏远区域月订单量在云集平台上,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的订单量占比约34%。
过去一年,云集微店上偏远区域订单量增长明显,拿新疆区域来讲,过去1年内达成了约15倍的增长。
哪儿有社交,哪儿就会有买卖,无需自上而下的蔓延。
肖尚略总结说。
两年多的实践下来,云集微店想要搭建的零售共享平台已初有形态,现在愈加多细分范围的个体影响力正在被接入到这个共享平台。
平台式就业浪潮的推进者云集微店想要汇聚的是个体影响力,女人店主群体对这一规模化的扩张功不可没。
上述《白皮书》显示,云集现在180万的店主中,女人占比达到了76%。
云集的店主不少都是先在平台上剁手,加入店主计划后再获得一个新的职业身份。
把在云集门店经营当作的职业的这部分人,占到了总数的16%,也就是近30万人,她们中的大部分都是全职母亲。
云集无形中为那些闲赋在家的宝妈们创造了就业的机会,让她们从败家转为养家。
不止是社群经济,从早期的淘宝,到近年兴起的共享经济、众包物流等平台经济体,都为社会提供了愈加多的新就业机会。
滴滴平台上的司机、达达物流平台上的快递员......伴随一个个平台经济体的产生和壮大,也催生了一个新的趋势平台式就业。
在平台式就业的浪潮中,个人直接参与平台买卖或其中的部分环节,通过我们的技能或常识服务顾客从中获得相应收益。
云集微店的迅速成长,也不能离开众包这种新型的雇佣关系。
一位云集微店的店主告诉钛媒体,云集微店的平台中,还存在主管和经理。
上文中提到,云集微店会为店主提供培训、客服等支持,其中销售培训类的服务都被云集众包给了一些营业额相对出色的店主,也就是主管、经理。
出色的店主他可以竞聘成为大家的客服主管,更出色的人,他可以竞聘成为大家的顾客经理,但他提供的不是分销,而是服务支持,等于将传统企业中的销售经理等职位社会化了。
肖尚略向钛媒体表示。
云集微店除去销售培训以外,云集微店在客服支持、仓储物流方面也通过外部专业化团队签约的方法进行,现在已经创造了5000余个销售培训、 仓储物流、客服支持的工作职位。
社群经济的价值缘何超越传统电子商务和微商?奈何早在云集微店出现前,微商这两个字就已深入人心,不过被贴上的大多是各种负面标签,假货、灰色地带、刷屏干扰体验在两年前,云集微店的模式也过去深陷质疑,并为社群经济这一革新模式交出了高昂的学费。
(7月16日,截止钛软文投稿前,肖尚略首度通过公开信披露了交学费的历程,关注钛媒体,回复云集即可获得详文)在肖尚略看来,微商原本是一个非常不错的词微小的商业力量,只不过渐渐被行业里面鱼龙混杂的人做坏了。
肖尚略向钛媒体表示,云集微店与传统意义上的微商有本质有什么区别,大家事实上在搭建的更多就是共享运营,而他们是囤货为主,靠门店经营费来赚钱,卖的是门店经营资格。
社群经济想要探索的其实是超越传统电子商务与微商的新价值,现在云集微店平台模式的实践已经渐渐拥有了超越微商的核心竞争优势品控和利益分配机制。
第一个方面,品控是云集和传统微商的本质不同。
肖尚略告诉钛媒体,云集微店的产品主要来自三条Supply chain:一是以出口为主的工厂;二是淘品牌等一些新生国内品牌;三是国内外知名的主流品牌,这类主流品牌是从品牌授权的一级商家进货,代理商会和品牌一块跟云集谈判入驻。
云集微店的采购模式是买手制,每一个买手一个月大概经手的产品是20件左右,所以买手可以有足够精力去做货品和提供商筛选。
同时,云集微店每一个月还会从在线产品里,随机匿名购买一些产品送检到SGS(瑞士SGS集团和中国标准技术开发公司合资的综合性的检验机构),一旦出现问题,云集微店会负责任进行售后处置。
除此之外,云集微店基于云端的仓配一体化,可以预防买家收到的产品出现调包等问题。
而所有些产品更不是刚开始就会做大规模销售,而是先从500个开始试卖,用户反馈较好的产品才会大量量引入平台。
第二个方面,在于利益分配机制上的革新。
多级分销是微商被诟病最多的地方,过去微商遇见的最头疼的问题就是,很难控制我们的代理体系,代理不断往下进步代理,层层剥削,货则都屯在了途径里。
为了防止这个问题,云集采取了一种较为聪明的利益分配方法,云集向品牌商收取佣金后,统一发放给售出产品的店主们。
除此之外,在云集,没过去微商的那种代理规范,店主推荐新人门店经营只有三个月平台的免费用权与40元代金券的奖励。
相比于愈加有组织、有套路的微店社群,云集平台的店主切出了中国网民中的一股中间力量云集的很多店主并不是以盈利为目的,他们一方面看中平台甄选产品的能力,其次是为了买到更实惠的产品推荐产品给朋友只不过个顺带完成的动作,肖尚略对钛媒体说,你可以把这种会员模式理解为cosplayco会员、亚马逊Prime会员。
云集的优质店主,不少都经营者我们的兴趣社群,在这个社群里,ta总是是最会选货、最懂生活的那一个,因此,如此的影响力使得社群中的人想在固定场所和社群里同意他天天的推送。
云集的迅速增长,根本上是基于这位开创者对于零售模式的深刻理解。
在肖尚略看来,商业有其自然法则。
社交零售就是一个相互发行社交货币的过程,一个人不断推荐好的商品,提供恰如其分的服务,他的社交货币就会变多,买卖也会越做越大,反之则会渐渐被边缘化。
现在,电子商务红海巨头林立,整个线上购物市场规模增速放缓,真的的革新机会已所剩不多。
然而,大平台未能触达的个体价值,正在成为云集这种新平台的机会。
经济单位变小,活力会变大。
新的年代是一个供给过剩的年代,需要更多的推荐出去,强调的不是你是我的,而是我是你的。
肖尚略说道。